:::

【110年 解決方案】 致力於建立數據的超級市場 麟數據科技用實力讓品牌主買單

「就像是傳統市場很多豬肉攤,到處都可以買到豬肉,但是,處理、烹調的方式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美味」,深耕數據處理應用多年的麟數據科技(LnData)策略長謝佩芳,用簡單的方式,闡述所有人都在爭取「數據」商機時,麟數據科技的優勢所在。

數據被譽為「新時代黑金」,重要性媲美原油。隨著科技與數位技術的進步,企業取得的資料量正在迅速增長。如何煉油成金,靠得是經驗、技術與品牌主的信任度。

專注於第一方數據庫 建立銷售傳播強度指標

成立於2016年的麟數據科技專精於數據科技 (Data Technology),提供多元創新的軟體服務 (SaaS) ,並扮演市場獨立第三方的角色, 藉由多元先進的各類數據採集與串接服務,協助企業進行數據採集、數據清洗、數據治理到最後的數據應用, 將最真實且完整的數據運用在每次商業決策中,取得市場先機。

麟數據科技(LnData)策略長謝佩芳。

▲麟數據科技(LnData)策略長謝佩芳

謝佩芳表示,公司成立的初衷在於欲建立第三方廣告效益監測單位,由於品牌主廣告預算投入與效益難以評估,除了流量真實性難以驗證外,實際曝光在哪些版位、觸及的受眾等細節資料也通常較為模糊,因此必須有公正第三方進行監測,以示公平、公正、透明。同時,協助品牌主能運用數位行銷,不僅僅做最後一哩路的轉換,更能達到品牌曝光,完整建立消費者購買旅程的目的。 然而,由於廣告第三方監測的收費必須涵蓋在整體廣告預算中,且媒體也不希望被監測,目前整體臺灣市場接受度仍不高,因此,麟數據科技轉向以建立品牌主「第一方數據庫」為發展重心。

SaaS產品串接所有消費者接觸點,建立品牌第一方數據庫。

▲SaaS產品串接所有消費者接觸點,建立品牌第一方數據庫。

第一方數據庫指的是:品牌主在各個行銷管道或數位內容,以及跟消費者產生互動的節點等相關數據,透過麟數據科技特有爬搜能力蒐集之後,運用人工智慧進行分析處理,並產生出銷售傳播強度指標。 品牌企業能透過此一指標了解其商品在消費性社團內的討論程度,並做出相對應的企業決策建議,同時產出基於人工智慧的用戶行為模式分析。

謝佩芳表示,第一方數據庫也會串接品牌主的CRM系統,透過麟數據的技術,為品牌主量身打造的品牌數據心臟(Brand Data Hub),除了可有效追蹤並串聯每一個消費者觸點的數據,幫助品牌主隨時隨地與消費者進行有感互動,更可以找出社群聲量大、具指標性、又願意為品牌發聲的關鍵消費領袖( Key Opinion Consumer,KOC),成為品牌大使,並透過「出任務」活動的方式,增加會員黏著度與擴散力,將消費者變成「品牌族群」,確實達到精準行銷之目的。

CRM結合 Unified ID追蹤掌握消費者旅程

目前麟數據科技的客群分布在美妝、飲料、汽車、銀行等行業。透過顧客關係管理系統(CRM)結合社群的功能,對每一位消費者標示 ID的方式,即時掌握消費者在網頁、廣告、社群、電商等各個接觸點的意向與行為,給予品牌商最佳行銷策略。

「以往品牌主的CRM系統,大都利用Excel表製作,耗費人力,而且,品牌主找尋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動輒要花上20-30萬元,卻得不到效果」,謝佩芳表示,利用麟數據的SaaS服務,將資料數位化,不僅能夠建立並累積會員數據庫,同時可以一次找到100多位忠誠且高社群聲量的消費者,累積上述消費者對品牌的綜合效益,遠遠超過一個KOL,品牌主當然就願意買單。 同時,隨著KOC數量增加,網路社群的聲量表也持續成長,建立數據庫之後,有三大效益:

一、會員影響力有量化數據可供參考;

二、系統累積所有會員出任務的結果,以往花費大量人力統計,現在用數位工具化方式即可解決;

三、社群上品牌的口碑、分享數量會持續增加,形成正向循環。 謝佩芳表示,在推廣數據科技服務時,最大的困難在於數據要累積大約半年至一年左右的資料量,才會看到真的有意義的分析。具體作法是先跟客戶訪談,將數據蒐集的策略及渠道先行釐清。而她也坦承,真正有用的是CRM的資料,沒有互動資訊的累計數據是死的,並無任何用處。

建立數據中台為終極目標 成為數據超級市場

AI技術用於多管道且繁雜數據進來之後,如何分類分群,如何將不同數據特性抓出來,並由AI自然生成標籤加以管理。實際作業流程是:所有數據進入的管道必須先規劃好,其次是清洗數據,這一部分是最困難的,清洗後標籤化、找分類跟顯性,並開始持續優化,之後被打包出來,作為行銷活動之應用。

跨通路數據串接與累積,強化品牌數據庫應用。

▲跨通路數據串接與累積,強化品牌數據庫應用

謝佩芳表示,麟數據科技短期內將持續深耕品牌主第一方數據的累積與應用。即站在客戶角度,發展出所有消費者旅程節點的SaaS服務,解決方案從網路監測、廣告監測、APP優化、與消費者的問券系統、將服務切分成一個個獨立的SaaS工具,並以消費者為中心,貫穿整合所有數據,協助品牌主更了解消費者。 第二階段是發展數據市集(Data Marketplace),在得到消費者同意之後,去個資化所取得的數據,如投資屬性相同的投資人、坐月子婦女、糖尿病病患特徵等不同的數據庫可以進行交換或異業合作。

最終階段,麟數據期望能幫助品牌主打造「數據中台」,快速整合品牌數據資產,並在安全、乾淨、可信任的情況下交換數據,創造數據超級市場。 事實上,臺灣有越來越多的數據市集,每家有能力蒐集不同的數據,謝佩芳採取開放的態度,認為哪一家對品牌主有用,就是好的數據市集。「就如同到處都都可以買得到肉,但處理肉的方法不同,所呈現的美味不同,這就是廚師的功力」,這是謝佩芳對數據市集最貼切的神譬喻。

麟數據科技公司團隊。

▲麟數據科技公司團隊

附註:所謂的「數據中台」,其核心思想是數據共享,透過組織調整和資料倉儲、數據同步等技術方法,設計出統一管理數據來源和應用的中臺,來支援內部上百個業務應用,避免重複建置、數據指標定義不全等問題。

推薦案例

這是一張圖片。 This is a picture.
智慧工地安防平台

永億智慧工地安防平台示意圖 nbsp 在建築工地施工中,為控制工作場所的安全,實行安全防護措施及制定相關流程成為必要的條件。每位企業主都希望將工業安全風險降到最低,為了降低工安事故的機率,對於個人防護設備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及防護措施的檢測尤其重要,永億智慧工地安防平台,採用AI嵌入式系統,不僅能夠檢測工人是否正確佩戴安全帽等,並提供進出工地門禁管理,對工人的身份授權進行驗證。 智慧工地安防平台,亦是政府在推動智慧建築標章環節,其中「智慧工地管理」被列為「維運管理」指標三大項目之一,說明「智慧工地管理」重要性,本解方案依門禁管理、監視器管理、安全管理、環璄監測等面向之,AIOT 解決方案。 功能特色 nbsp

【解決方案】台灣軟體科技實力媲美國際 Golface智慧服務促高球轉型
台灣軟體科技實力媲美國際 Golface智慧服務促高球轉型

相較於日本9成的高爾夫球場沒有桿弟,均採取全自動化服務模式,台灣的高爾夫球場管理維運仍高度仰賴人力。面臨高達7成的缺工問題,導入場地管理與會員管理平台,提供高球智慧化服務,或許是高爾夫球場業者轉型應該慎重思考的課題。 「台灣的軟體技術已不輸國外,絕對有輸出國際市場的能力」,成立於2014年,成立初衷即以科技為核心,想打造台灣第一個高爾夫娛樂平台的綠夾克運動事業Golface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廖聰哲已深耕高球智慧化服務長達9年時間,他深諳高爾夫球場服務的「眉角」係指訣竅,服務要做到哪要怎麼服務球友需要甚麼管理者欠缺甚麼Golface已累積豐富的Domain knowledge領域知識,推出整套智慧高球解決方案。 全球首款聯網智慧高爾夫球車上路 自動化球場不再是夢想 5月中旬,Golface所研發的ARES Smart Golf Cat全球首款聯網智慧高爾夫球車正式上路,這款電動球車搭載專用的行車電腦主機、兩組獨立聯網系統、AI視覺辨識攝影機、高精準GPS定位系統等多項智慧輔助功能,球場可以放心讓球友自行開車下場擊球,同時也能即時監測球友是否有違規駕駛行為,有了數位消費軌跡,保險公司才願意承保。 具體作法是:球友在預約平台預約球車之後,取得一組QRCode,在平台上付費完之後,到球場上透過QRCode解鎖球車,就可以將智慧球車開到球場。球場管理平台就可以監控及限制球車可以行經的區域,不必擔心車會開出車道。使用完之後再透過球車平板返還球車,在這過程中,客人有違規行為直接在帳號內進行扣款,情節嚴重者將禁止受理球車使用。如此一來,就可以達到「無人化」目標。 ARES Smart Golf Cat為全球首款聯網智慧高爾夫球車,於2022年5月正式上線營運 「由於市場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桿弟招募與培訓不易是目前市場上共同面臨的痛點,日本有9成的球場沒有桿弟服務,台灣球場雖有桿弟,仍出現7成的人力缺口」,廖聰哲接著說,這款智慧球車平板電腦搭配手機APP,就成為最強的智慧桿弟,Golface正試圖拚上「自動化球場」最後一塊拼圖。 累積消費數位軌跡 進行客層分群進階服務 從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Golface陸續推出球車平板電腦、手機APP、高爾夫球預約平台、教學影片Golface TV、高爾夫球旅遊及智慧球車。智慧球車已於5月上線營運,現階段有4輛,預估今2022年下半年會量產,不過,智慧球車現階段仍由球友自行駕駛,預計明2023年初可透過遙控駕駛,第三階段才會開放無人駕駛。 透過球車平板及管理系統,管理人員可以透過螢幕了解球場狀態,以視覺畫圖表呈現各球車的即時位置及相對位置、球車出發時間及服務客戶時間的多寡、服務哪些客人、每洞時間進行多久等資訊,有助於管理者掌握目前球場內的消費情況,以有效減少塞車,降低客訴的情況。 「以前都是用工作人員的人腦去想像,現在則可以運用圖像呈現場內即時情況。讓不懂打球的人也可以從事這項工作」,廖聰哲強調,以往場控均由有豐富經驗的職業選手擔任,現在缺工又需要專業人員從事此項工作,更加難找。因此,運用數位工具取代人力,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球車平板電腦已進軍日本高爾夫球市場,設置於福岡世紀高爾夫球場 Golface的球車平板已導入國內14家球場,同時已正式進軍日本市場,獲得福岡世紀高爾夫球場青睞,將平板電腦設置在球車上,提供自動語音播報擊球策略、距離碼數、視覺化圖表顯示擊球數據等各項服務。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國境封閉,Golface運用OTA技術遠端軟體更新提供軟體更新與問題排除,使得服務不中斷,深獲日本球場肯定。 廖聰哲表示,台灣的軟體技術並不輸日本等其他國家,但仍需要更多球場支持,才能協助產業智慧化轉型。 「要協助高爾夫球場轉型,第一步驟就是要數位化」,廖聰哲指出,Golface幫助球場累積數據及資料,可以更了解客戶服務周期與擊球節奏,讓球場維持不塞車又可以服務更多客人,截至目前為止,Golface已累積2萬多支球隊、350萬張成績卡及1,000多萬筆的資料,透過所收集的資料與消費者行為,幫助球場提升管理績效、客層分群服務、降低客訴及離峰時段的行銷規劃均有相當大的助益。 Golface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廖聰哲深耕高球智慧化服務9年,將打造台灣第一個高爾夫娛樂平台

【解決案例】神經元科技 動鑑觀顫 以眼為始 最佳智慧醫療輔助者
神經元科技 動鑑觀顫 以眼為始 最佳智慧醫療輔助者

放眼全球及台灣這塊土地,因眩暈而飽受痛苦的病患逐年攀升。面對眩暈檢測,大部分的人會選擇交由醫師診斷或入院搭配神經醫學影像工具如MRI或CT進行判讀,然而卻可能造成眩暈誤診、患者過度診斷、醫療資源浪費等狀況發生,無法有效回溯病患眩暈實際狀況。為解決眩暈在臨床長久痛點,神經元科技(Neurobit)開發智慧穿戴醫療裝置-NeuroSpeed智慧眼鏡及AI輔助系統,提供眩暈快篩的AI智慧解決方案,輔助醫師快速篩檢腦部疾病達80以上準確率及90以上敏感度的高效檢測力。 神經元科技成立於2016年,共同創辦人包含楊鈞程、陳維澄、黃勁勛與王經富因四人修習台大醫工所與創意創業學程共同開設「生醫創新與商業化」課程的因緣際會下,一同踏上創業旅程。神經元科技的核心團隊成員主要由醫工、資訊、神經內科醫師、專利、商學等跨領域專家組成,共同創業理念是不斷發掘探勘在醫療臨床上未解決之痛點。看見病患因眩暈飽受痛苦,神經元科技因此發想出自主開發高效又實用的穿戴式智慧醫療裝置NeuroSpeed智慧眼鏡,結合硬體AI輔助決策系統軟體,提供眩暈快篩的AI智慧解決方案。 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表示,看見台灣和全球飽受到眩暈之苦的民眾比例很高,在台灣有高達3民眾(約70萬)因為眩暈而苦,而美國大約有1千萬人口因眩暈前往就診,從數據可見眩暈醫護市場相當龐大。對於診間的眩暈診斷快篩,目前醫院的快篩工具主要透過神經理學檢查,大部分透過問卷式量表去處置,診斷會過度仰賴病人主訴及醫師的經驗判定,缺乏量化指標,造成眩暈誤診及喪失黃金治療時間。而對於入院急診的眩暈病患,過往醫療診斷會過度仰賴神經醫學影像工具如電腦斷層檢查(CT)或磁振造影(MRI)進行診斷,經觀察發現器材量不足問題,以美國來說入院急診後能即時接受MRI診斷的人口不到3,而能接受CT診斷人口不到50。然而,若過度使用CT或MRI診斷可能又造成病患過度診治,甚至有浪費醫療資源的問題發生。 為了幫助眩暈病患在診間和急診能正確且高效快篩分流與降低過度診斷,神經元科技開發的穿戴式智慧醫療裝置NeuroSpeed智慧眼鏡,相信對於整體醫療資源應用及病患診治會有很大幫助,楊鈞程表示,若非必要透過MRI去追蹤診斷下,本裝置可作為現有MRI神經影像學工具之前及病患入院之後的快速篩檢,減少病人過度診斷。NeuroSpeed的檢查法是透過眼球震顫快篩,找出潛在腦部疾病患者,此技術的檢查法是觀察受檢者在凝視靜止物體時,眼球的顫動狀態,與一系列眼球運動,藉此判斷腦部風險以作出相對應的診療。 NeuroSPeed智慧眼鏡 破解腦部疾病和眼睛疾病 臨床試驗敏感度達9成 在神經元科技積極研發下,目前已成功推出兩代 NeuroSpeed智慧眼鏡產品,第一代NeuroSpeed主要提供醫師即時觀察高畫質的眼球影像與眼球運動反應相關檢查數據參考,並沒有輔助診斷的服務。第二代NeuroSpeed可提供醫師做紀錄、追蹤、存處及查看相關眼球運動分析及瞳孔區域的辨識,藉此可有效診斷中樞與經與周邊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由於第二代NeuroSpeed產品具備輔助醫師達分析診斷之功能,已被列為美國二級醫療器材,必須通過美國FDA認證才可對外販售。現階段此產品已完成pre-submission,待生物相容性試驗完成後會進行送件審查,預計明年第二代NeuroSpeed將順利取得美國FDA認證。 在實際驗證場域方面,目前NeuroSpeed已與新北雙和醫院和台中慈濟醫院攜手合作臨床驗證,其臨床結果證實針對中風等中樞神經疾病和其他前庭系統疾病的分類判斷,加上NeuroSpeed智慧眼鏡的設計輕便好攜帶、檢測快速又易操作、具備自動判讀之功能特性,有效輔助醫師能快速篩檢出眩暈病患潛在的腦部疾病風險。與國外醫療中心的場域驗證,主要以入院急診的眩暈病患,醫師可透過NeuroSpeed智慧裝置去判讀中風診斷的現象,目前上述合作醫院的臨床試驗準確度達80,敏感度達90。 神經元科技開發智慧穿戴醫療裝置NeuroSpeed智慧眼鏡 除了成為醫師在診間和急診快篩腦部疾病風險判讀的最佳智慧醫療輔助者,NeuroSpeed智慧眼鏡更協助醫師在斜視風險的檢測評估,透過神經元科技與三軍總醫院共同研發的「可攜式斜視及異常眼球運動診斷系統」,並以三軍總醫院為落地實證場域,提供醫生完整斜視術前評估及術後追蹤依據。本優異的研發技術成果更於2020年榮獲第17屆國家新創獎mdash臨床新創獎肯定。 我們知道很多疾病會造成先天或是後天的眼球運動異常,甚至造成斜視或是眼球震顫的症狀,其中在斜視部分,依據專家醫師諮詢調查,全球學齡兒童在斜視的盛行率是25,而台灣學齡兒童在斜視的盛行率約14左右,楊鈞程表示,臨床針對這些疾病症狀的診斷,主要分為眼球位置的偏向測量及眼球運動測試兩大類。經觀察發現目前眼球位置的偏向比較缺乏客觀的量化手法去診斷,主觀上採用眼球偏向的測量儀器來檢查。對神經元科技而言,目前透過NeuroSpeed儀器裝置和斜視及異常眼球運動診斷系統軟體能去整合客觀清晰的眼球影像、眼肌功能及眼位偏斜角度數據,作為符合臨床診斷準則之快速檢測服務,這些檢測的數據可作為醫師完整斜視術前評估及術後追蹤的依據,因此透過本系統可客觀有效的量化分析,可大幅降低患者手術上的醫療風險。 在商業模式方面,神經元科技主要與醫院合作,進行研究型的產品銷售, 相信公司預計明年通過FDA後將會有顯著的營收表現。目前神經元科技將 以國內首創穿戴式智慧醫療裝置NeuroSpeed智慧眼鏡與AI輔助系統,提供軟硬整合解決方案,輔助醫師快速篩檢腦部疾病及眼部疾病,提升病人黃金治療時間,減少社會的醫療照護成本,以創造三贏。 NeuroSpeed智慧眼鏡 輔助醫師快速篩檢腦部疾病及眼部疾病 放眼全球 智慧醫療器材的先驅者 生醫軟硬體系統整合新典範 神經元科技創業初期,技術研發和商務拓展曾面臨多方挑戰,楊鈞程有感而發表示,由於NeuroSpeed產品是國內首創開發的醫療性智慧眼鏡,無論是硬體原物料取得、技術規格開發與建立以及相關系統整合的挑戰度皆高於消費性電子產品。此外,匯集跨領域人才並將其整合為核心團隊所用也是創業挑戰。在商務拓展方面,公司雖然累積臨床驗證實績與相關的產出發表,但市場通路建立仍需要持續努力拓展,希望能持續借重資策會等法人協助,積極創造更多元的市場通路與對接潛在合作的廠商。為加速國際拓展和市場營運交流,現階段公司將進行新一輪募資規劃以滿足發展。 創業至今,神經元科技是以長期發展、穩定獲利為營運目標,楊鈞程表示,我們除了聚焦既有專業領域外,更對附加價值的產品進行開發應用,透過公司軟體開發和軟硬整合的研發能量累積,拓展到其他醫學科別及領域。楊鈞程期許神經元科技能成為智慧醫療器材的先驅者,並滿足使用者和患者需求為研發導向,更期許成為生醫軟硬體系統整合的典範。對於中長期布局,公司將促進產學交流與培植生醫人才;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創造智慧醫療解決方案與平台;並積極開拓國外銷售市場如美國、歐洲國際布局以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