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年 解決方案】 疫後運動科技大爆發 詠朋科技轉型有成

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疫情之後,健康意識抬頭,但消費者的運動習性改變,封閉式的健身房遠不如在家運用運動健身鏡等「零接觸」運動科技來得安全。因此,疫後運動科技大爆發,詠朋科技搭上這股風潮,轉型有成。

智慧顯示是未來生活的最後一哩路,舉凡教育、零售百貨、餐飲、媒體、飯店、醫療院所及汽車等產業都看得到電子看板、導覽機、展示機、廣告機及電視牆等等,應用範圍相當廣泛。

根據研究機構Allied Market Research最新統計,全球智慧顯示市場規模今(2021)年可達37.8億美元,預估至2028年規模將達182.5億美元,自2021至2028年之年複合成長率達21.6%。

公司定位:顯示科技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2014年成立的詠朋科技,創立時就將本身定位為:顯示科技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各類電子看板產品,除了不同的液晶螢幕尺寸可選擇外,詠朋科技亦提供高亮度、高對比或薄邊框機型,甚而為各種特殊需求,如觸控、光學、散熱等,為客戶設計出符合規格的產品,也與各面板大廠簽定代理銷售與OEM合約,協助設計開發相關產品。

▲人臉辨識感溫器在防疫期間,發揮相當大的功效

2018年更跨入AI大數據整合開發應用,並在2020年推出AI人臉識別門禁感溫機,2021年推出AI 人體動作行為辨識用於AI虛擬運動健身教練服務。 其中,在AI虛擬運動健身教練服務方面,係與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合作,運用「46吋兩用式鏡面運動鏡」及「人臉辨識感溫機」,在疫情期間推出新的運動科技產品。

詠朋科技表示,「兩用式鏡面運動鏡 (AIO)」 採用高亮度螢幕加上鏡面玻璃,底座及機器外觀為白色烤漆,展現明亮感,機器右方也因應客戶需求,設置可拆卸攝影機,讓使用者能夠按照螢幕上健身教練的運動教學同步完成各種強度訓練,主要目的是運用影像動作辨識與監督技術,結合鏡面顯示器與動作影像,打造專屬的智慧健身教練。

▲「MOVE智慧健身鏡」輔助運動者運動控制

「人臉辨識感溫機」則是體溫偵測主機結合人臉識別及紅外線熱成像體溫偵測演算,搭配紅外線雙目鏡頭掃描臉部,不必脫除口罩,就可以同時完成人臉辨識、測量記錄體溫等功能,達到有效控管。在防疫期間,的確發揮相當大的功效。

詠朋科技所研發的人臉識別門禁感溫機,1: 1比對識別率可達99.7%以上,一對多比對識別率也有96.7%以上,而人臉檢測準確率平均約為98.3%,對於在三級警戒期間需要「零接觸」防疫,扮演防疫好幫手的角色。

實證場域:資策會服創所MOVE智慧健身鏡淬鍊技術

資策會服創所團隊於2020年發展「MOVE智慧健身鏡」,基於不改變使用習慣、不配戴穿戴裝置、直覺性操作等使用者需求,以大型鏡面螢幕、RGB攝影機及AIoT嵌入式系統組合而成的即時輕量化人體姿態辨識系統,結合專業人員錄製影像及專業訓練知識,用來輔助使用者運動動作控制。此項硬體設備即是詠朋科技的主力商品。

資策會服創所團隊跨域整合產學醫研之軟硬體服務,結合AI動作辨識、虛擬教練技術及健康數據後台發展「MOVE高齡健促全端服務」,提供民眾有感的智慧高齡肌少症評估及處方健身課服務,推動高齡健促生態系,促成產官學研跨界合作,共創高齡服務新商機。

因應臺灣人口快速老化,透過運動可降低各種疾病的罹患率及死亡率,對於社區健康、亞健康或衰弱老人進行結合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平衡及心肺功能的運動介入,除了行動能力的改善外,亦有助於改善他們的認知功能、生活品質、情緒與社交參與等。 詠朋科技表示,未來將運用顯示科技的優勢,持續強化與5G、AIoT等科技結合的能量,將顯示器的用途推廣至除了零售、運動以外的其他領域。

智慧健身鏡訓練課程服務介面示意圖

推薦案例

【解決方案】2秒鐘完成結帳動作 Viscovery AI影像辨識助攻智慧零售
1 秒鐘完成結帳動作 Viscovery AI 影像辨識助攻智慧零售

近年來,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 AI 已逐漸改變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不過,絕大部分的工作仍然是由人類完成,AI 則扮演輔助的角色,因而出現了「AI Copilot」一詞,代表「由 AI 驅動的工具或助理」,旨在協助使用者完成各種任務,提高生產力和效率。 AI Copilot 的概念源自於「副駕駛」這個角色,在飛行中,副駕駛協助主駕駛員完成各項任務,確保飛行安全與效率。其實,工業革命的「機器」就開始有 Copilot 的影子,各種機器在不同領域中扮演「Copilot」的角色,輔助人類完成繁重的體力和重複性工作,大幅提升工廠生產效率,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隨著運算設備的進步、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影像辨識等技術的突破,AI Copilot 的概念逐漸成形。AI Copilot 的發展標誌著從「機器輔助提升到智慧輔助的轉變」。早期的機器人只能完成預設的重複性工作,而現在的 AI Copilot 則能夠學習和適應新的環境與任務,並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優化自身表現。這一轉變不僅改變了人機交互的方式,也為各產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AI Copilot 的應用範圍涵蓋了各個行業,包括:金融、醫療、製造、教育、零售hellip等等,無處不在。 AI Copilot 於零售業的應用:AI 影像辨識結帳 在零售業,AI Copilot 的應用已經開始展現具體成果。 以 Viscovery 的 AI 影像辨識結帳系統為例,這套系統即為 AI Copilot 模式的一種,輔助店員加速結帳,或者輔助消費者簡化自助結帳流程。 nbsp 一般的結帳方式需要店員逐一掃描商品條碼,若是無條碼的商品,如:麵包、餐點,則需店員花時間先用肉眼確認品項,再一個個輸入到 POS 結帳系統中。根據一家連鎖麵包店實測,資深店員從「肉眼辨識」到「輸入一盤 6 顆麵包的商品資訊到結帳系統」的過程,就要 22 秒的時間,新進店員需要的時間可能更多。另外,根據一家日本麵包店業者分享,培訓員工認識、熟悉商品需要 1 至 2 個月的時間。 nbsp 現在有了 AI 影像辨識技術,店員可以把「辨識商品」的步驟交給 AI,由 AI 扮演 Copilot 的角色,1 秒內迅速辨識品項,加快結帳,整體節省 50 的結帳時間,優化顧客購物體驗。而培訓員工辨認麵包的時間成本,也能因此有效縮短。 nbsp 即便是帶有條碼的商品,AI 也可以在一秒內快速辨識多個品項,相比逐個掃條碼的方式,效率更高 nbsp 而有 AI 影像辨識「輔助」的自助結帳系統,則能夠讓消費者在沒有店員幫助的情況下,順利完成購物,省去刷條碼或在螢幕上查找品項的麻煩,提升購物體驗,在缺工、找不到店員的時代,也幫助店家降低營運成本。 nbsp AI 快速辨識多件結帳商品只要一秒鐘 圖片來源:Viscovery 近來,致力研發 AI 影像辨識結帳方案的新創在各國嶄露頭角,目前已知最輕量化的解決方案就在台灣,只要在結帳櫃檯安裝一支 Viscovery 的鏡頭與一台搭載 Viscovery AI 影像辨識軟體的平板,即可與店家既有的 POS 結帳系統串接,馬上啟用。 整合方式多元,有隨插即用的作法,也有與店家 POS 整合的 API 串接方案。 Viscovery AI 影像辨識系統可與店家現有的 POS 系統無痛整合 圖片來源:Viscovery AI 影像辨識結帳的導入實例 目前 Viscovery AI 影像辨識系統已導入台灣連鎖烘焙店、新加坡中式麵店、日本仙台百貨公司商辦超商 micormarket、日本麵包店與蛋糕店hellip等等。超過 700 萬筆交易筆數,都是透過這套 AI 系統完成,辨識超過 4000 萬件商品。這些使用案例展示了 Viscovery AI 影像辨識系統在零售行業的廣泛應用,未來將持續深耕、探索零售及餐飲運用 Vision AI 的各種可能。 nbsp Viscovery AI 影像辨識系統已導入日本、新加坡、台灣,使用於麵包店、蛋糕店、餐廳、便利商店等多個場域 圖片來源:Viscovery

【解決方案】AI電眼取代人眼 慧演智能運用AI幫製造業做品管
AI電眼取代人眼 慧演智能運用AI幫製造業做品管

因應製造業少量多樣的客戶需求,亟待可以找到從雲端到終端的AI解決方案。慧演智能提供軟硬整合解決方案-BailAI影像檢測解決方案,來協助傳統製造業提升製程效率及產品品質,達到轉型的初步目標。 政府宣示2017年為台灣「AI元年」之後,台灣AI新創公司如春筍般林立,成立於2018年的慧演智能即鎖定智慧製造,提供AI影像分析與流程優化的平台,以深度學習的方式檢測產品的瑕疵和組裝的步驟異常,協助企業建置從終端到雲端的基礎設施,讓工廠生產端可以自動化監控,以提升製程的效率和品質。 熟悉產線品管流程 以AI影像檢測作為創業主軸 慧演智能創辦人暨執行長劉雅雯年紀輕輕,在大學畢業之後即進入製造業,在硬碟零件的塑膠射出製程擔任品管職務,「當時已經在產線上,對於生產機台的產線流程相當熟悉」,她之後轉換跑道擔任行銷企劃、接著又擔任過AI產品經理,在時機成熟之後,劉雅雯決定創業,以製造業的AI影像辨識作為創業主軸。 「企業的困難在於缺乏AI開發團隊,即使有了AI團隊,開發專案要花很多時間,至少6-12個月」深諳市場痛點的劉雅雯表示,平台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傳統製造業不需要程式開發背景的員工,也可以自行打造AI模型的平台,從遠端協助產線的故障排除及後續的系統維護作業,來幫助企業節省開發時間及人力成本。 BailAI影像檢測平台使用場景 面對市場上提供AI影像辨識的競爭對手非常多,慧演智能的技術優勢何在劉雅雯表示,現階段許多企業備有AOI光學檢測設備,但AOI光學檢測在應用上的瓶頸是,只能用於產線速度快、數量多的瑕疵檢測,而每回檢測或生產都要重新調整參數。而根據她對產業的了解,受限於AOI設備動輒上百萬元台幣起跳,大部分中小型傳統製造業,並不具備雄厚的財力,但他們又想要做自動化檢測,這就是慧演智能的機會。 劉雅雯接著表示,傳統製造業不可能養一個包括AI工程師、資料工程師、雲端架構師、終端架構工程師等專業人才的技術團隊,而慧演智能擅長於軟硬體整合,企業透過BailAI影像檢測平台,就能輕鬆解決產線上的檢測問題。換言之,客戶只需提供影像或樣品,交由慧演智能訓練模型、部署模型及系統整合,即可輕鬆使用AI技術進行產線流程優化及監測。 參加AI新銳選拔賽 組裝行為影像辨識辨識率達9成以上 舉例而言,某家連接器廠商,技術團隊只有1-2位AI工程師。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大部分作業員都在產線上,而品管及高階主管在遠端,公司欲透過遠端監控方式掌握產線實際情況。慧演智能透過工業相機拍攝產線畫面,並將AI影像分析傳送到遠端,主管及品管人員可以透過螢幕來觀察產線組裝有無錯誤,如連接器頭跟線路有沒有接好等問題。 慧演智能的AI影像檢測架在微軟的Azure雲端平台上進行作業,也會透過終端設備,如NVIDIA的邊緣運算設備放置於檢測站周邊,透過雲端到終端的整合解決方案,協助傳統製造業提升產線效能與及早發現問題。現階段慧演智能的客群包括航空、電子周邊、連接器及金屬等相關產業。 組裝產線人體行為辨識組裝流程解決方案,準確率達9成以上 為了實證技術深度,慧演智能參加經濟部工業局2021年AI新銳選拔賽活動,為光寶科技提供「組裝產線人體行為辨識組裝流程」解決方案,透過相機及AI影像辨識的方式辨識產線作業員的有效工時及無效工時,也就是透過影像辨識手的姿勢及位置,來判斷作業員的組裝行為,其精準率可達9成以上。 劉雅雯補充說明,由於電子零組件組裝工序較複雜,多以人力為主,無法以機械手臂取代,因此慧演智能在光寶的組裝站裡,用鏡頭拍下作業員組裝的流程,再針對影片進行演算法的訓練、校正,最終訓練出的模型能直接判斷組裝過程是否出現任何錯誤,以改善整體流程。 導入BailAI影像檢測平台 專案開發時間可望縮短至1個月 成立三年多以來,慧演智能累積不少專案經驗,希望能將專案經驗產品化,劉雅雯指出,將於今2022年完成BailAI影像檢測試用版,客戶可依檢測物件的精細度選擇工業相機、視訊相機,甚至於X光來擷取影像,再透過平台做影像自動標記,慧演智能會提供符合場域的AI應用模型,供客戶使用,也可以在雲端終端做推論,便於製造業上線使用。包括金屬產業、工業電腦的金屬機殼、連接器、電子周邊,機械零件,皆可利用平台進行瑕疵檢測及物件辨識。 現階段慧演智能將持續提升技術能力,累積客戶的經驗完成產品化,同時加速AI檢測落地應用,中期將建置終端雲端基礎設施,將企業AI專案開發時間從6-12個月縮短至1個月,降低企業使用時間及使用門檻。長期目標將鎖定台商聚集較多的東南亞市場,將軟硬整合AI解決方案拓展到海外市場,擴大營運規模。

【解決方案】日康科技運用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 知人知面也知心 自我健康不漏接
日康科技運用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 知人知面也知心 自我健康不漏接

周末早晨,居住台北的李奶奶正開心透過AI健康管理機器人的螢幕與台南的小孫女視訊通話,接著上午900外傭的手機APP跳出從機器人發送的健康管理提醒,通知李奶奶要做每日生理數據量測,李奶奶面對機器人的螢幕鏡頭,畫面即顯示李奶奶的血壓、血氧、心率、心率變異及壓力指數。機器人偵測到奶奶的血壓有點高,螢幕畫面立即跳出血壓藥品圖片,輔助外傭快速搜尋藥品,讓李奶奶的服藥更加安心。這項AI遠距健康照護應用並非未來式,正是成立10年的日康科技利用AI技術強化全方位的遠距健康照護解決方案,提供長輩們貼心的智能陪伴、可於後疫情時代提供非接觸式生理數據量測,更可大幅降低12照護人力成本。 集結電信業和銀行產業20年豐沛技術能量的日康科技創辦人暨總經理潘宗賢觀察,遠距健康照護需求為必然商機,決定於2013創立日康科技ZCON, 與AI技術核心團隊全力打造全方位遠距健康照護解決方案,並於四年前加碼設定遠距健康照護平台AI化為發展目標,重返校園於博士班專攻利用AI人臉辨識技術無接觸式偵測生理數據之研究,2年後順利取得發明專利。目前日康科技是繼以色列業者和台灣交大後全球第3家提供AI臉部辨識偵測生理數據之技術和服務創新的公司並成功導入於公司的遠距健康照護管理平台中。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促使銀髮族照護需求與多樣化為之俱增。另外,COVID-19推波助瀾下個人生理數據的量測需求提升,加上照護機構人力短缺下,使遠距健康照護解決方案更顯重要。市場對遠距健康照護的需求主要區可分為居家、社居及機構三種服務對象。透過遠距照護可提供即時的生理數據偵測並上傳雲端資料儲存,有效解決照護人力不足的問題。 看見遠距照護需求是不可逆的居家和照護機構需求,潘宗賢觀察,遠距健康照護應該具備五大元素,分別是精準照護、精準醫療、精準飲食、精準保健與智能伴陪機器人,期待透過上述五大元素能有效串聯日康科技的健康照護產品,提供銀髮族或機構更貼心的遠距照護服務。為此,日康科技利用AI技術強化全方位的遠距健康照護解決方案,公司產品整合為4大領域,包含遠距健康照護管理平台、遠距心理諮商平台、AI健康管理機器人及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技術等多元健康照護服務。 AI臉部辨識技術 非接觸生理量測 30秒內取得數據 省去照護12人力成本 遠距健康照護管理平台,為日康科技重要核心照護平台,有效整合公司提供給日照中心專屬量測設備如血壓計、額溫槍、安糖寶-無扎針血糖偵測,並透過日康智慧照護APP下載,協助長照機構蒐集長輩的生理數據記錄並經由藍芽傳輸將資料儲存到雲端,機構即快速獲取長輩的健康數據報表。此APP也可供長輩個人下載,透過專屬帳號密碼即可精準掌握量測與紀錄個人生理數據,同時遠端家屬也可使用長輩的帳號密碼並隨時關心長輩在機構的健康狀態及過往量測記錄。透過遠距健康照護管理平台,目前已與台灣康復輔具及照護技術交流協會所屬8家日照中心進行合作,可大幅省去12照護人力成本,並成功服務一般居家照護的長輩達2000位。 對於遠距心理諮商平台,潘宗賢表示2018年就開始推廣,但當時網路心理諮商不盛行,諮商所僅要求透過LINE或視訊平台進行服務,直到前兩年Covid-19緣故,導致民眾減少外出消費,因而造成心理諮商所大量流失客戶,為此遠距心理諮商平台成為諮商所開拓客群的重要服務管道。遠距心理諮商平台以APP形式提供給諮商所,功能包含Google Meet視訊,線上預約,付費金流,個案管理,帳務管理,緊急通報等服務。諮商所透過日康科技取得私人專屬帳號,即可自行掌握諮商所資料庫管理狀態如心理師的人員排班控管等。對於客戶端,日康科技貼心提供心靈優步UberPsycho APP服務,當下載APP後,客戶可透過定位即時媒合到最近距離的諮商媒合地點,以完成諮商所的搜尋,後續客人即可進行線上視訊或到諮商所完成心理諮詢需求,打破傳統空間場域的限制,滿足客戶在情緒狀態即時諮詢或心靈陪伴等需求,真正做到「Anywhere, Anytime, On-Demand Service」。此產品為符合衛生局審查通過為符合法規之網路心理諮詢平台,諮商所只需要線上申請,即可展開網路諮商服務,不用再煩惱系統建置的問題。目前遠距心理諮商平台已成功與全台18家心理諮商所進行合作。 看準智能陪伴和管家是遠端照護的重要趨勢,日康科推出全台獨創AI健康管理機人,整合硬體商並由日康科技提供健康管理的軟體服務。AI健康管理機人的服務功能,包含日康智慧照護APP之生理量測串聯日康科技自家的量測設備血壓計、額溫槍、血糖機、生理量測雲端儲存與異常數據通報、視訊遠端監控、看護工的工作提醒、用藥提醒及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功能。AI健康管理機人主要以外勞看護的家庭為目標客戶,雇主可依據照護需求優先於日康智慧照護APP設定如陪伴長輩散步、長輩吃藥或長輩臥床翻拍等工作項目及時間提醒,透過機器人的螢幕畫面或語音播放來提醒外勞看護要留意照護長輩的工作事項,當外勞工作完畢後必須於機器人的螢幕點選完成鍵,以示任務完成。透過AI健康管理機人,可協助遠距雇主有效遠距追蹤外勞看護是否如期完成每日長輩照護的工作事項。此外,雇主可透APP與AI健康管理機人的螢幕畫面與長輩進行視訊對話,更可透過螢幕畫面顯示藥品圖片,降低長輩吃錯藥的風險。 潘宗賢表示後疫情時代「零接觸」成為重要衛生行為,結合遠距照護,日康科技推出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技術,不同於一般市面穿戴裝置如智慧手錶或手環利用電容積脈搏波PPG對使用者進行接觸性的生理偵測,日康科技則透過遠程光電容積脈搏波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 RPPG進行臉部的偵測,此方法是基於從由心跳引起皮膚反射光中的微小周期性顏色變化中提取訊號。RPPG可以粗略地描述為反射模式 PPG 的修改版本,其中環境光取代了 LED,視訊鏡頭取代了光電探測器。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技術以非接觸式量測,來進行影像偵測臉部血液流動的變化,本技術可以同時整合量測血壓、血氧、心率、心率變異HRV及壓力指數等五項智慧生理資訊,使用者只要面對一般webcam或手機鏡頭5秒,即可於30秒內完成偵測並顯示上述五項智慧生理指數的參考數據,並可於Android,iOS或網頁版本進行查閱。此產品對於常需出國旅遊者、出外工作者如保全業者、服務業者如計程車司機或外勞移工可達到便利的自我健康管理與量測功效,取代過往攜帶各樣生理量測設備的不便性。 目前日康科技是全世界第三家提供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技術的公司,此技術及服務的創新性已成功申請到發明專利。AI人臉辨識健康管理已成功與高雄某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合作,提供該中心的會員客戶透過APP下載進行自我健康量測服務。不只是健康健檢中心,AI人臉辨識健康管理服務更與國內電視製造商合作,將開發客製Android TV APP崁入於聯網電視以提供健康量測的偵測服務。 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技術可快速量測並提供智慧生理數據mdash以日康科技創辦人暨總經理潘宗賢示範 心理諮詢AI腦波檢測設備 超前掌握客戶的心理健康狀態 在遠距心理諮商平台服務方面,日康科技不只協助諮商所在疫情時期開拓全新的遠距客戶服務管道並由心靈優步UberPsycho APP快速協助客戶媒合適合自己的心理諮商所外,更成功藉由臨床落地實證提供諮商所在心理諮詢結合AI腦波設備做腦健康評估的加值服務,並取得腦力評估檢測報告,再引導客戶至適合的心理師進行諮商。 「全台每年超過230萬民眾有接受心理諮商服務,而其中約有110、也就是23萬人以上需要進一步接受精神科的治療」,加上心理諮詢師的臨床經驗與判讀不一,潘宗賢指出,如果能透過心理諮商結合AI腦波設備做腦健康評估,優先提供客戶「心理健檢」、「心理諮商」的早期預防機制,相信就能快速掌握客戶心理狀態,避免不要的憾事發生。在經濟部工業局AI HUB計畫的支持下,日康科技與5家心理諮商所合作進行場域落地實證,提供心理諮商所AI腦健康評估設備,透過AI腦波檢測,即產出客戶檢測報告包含簡易心智評估、心律評估、自律神經評估、行為反應評估、腦健康評估、神經反應評估、腦情緒評估等腦健康評估的指標。 在AI技術突破上,日康科技在腦健康評估指標上透過腦機介面 Interface 跟設備相連,傳送生理數據,並使用長短期記憶模型及卷積神經網路進行神經指標分析,透過雲端服務自動產生認知功能評估報告做為心理健檢的量化成果。此落地實證的心理健檢方案加值服務,目前已積極透過合作的諮商所拓展至全台諮商所。未來更陸續與醫療機構與健檢中心合作並創造更多商業布局。 心理諮詢AI腦波檢測設備 超前掌握心理健康狀態 在商業模式部分,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技術以非綁定的付費機制,個人或企業會收到日康科技提供的AI血氧偵測卡片,並透過手機掃瞄卡片的QRCode即可進行1個月內不限次數的自我健康量測,每月僅需支付300元費用,價格相當經濟實惠。另外,遠距健康照護管理平台的收費也非常優惠,每月以帳號數量計價,僅需收取100元費用。對於遠距心理諮商平台,日康科技提供諮商所以簽年約的月租型計費方式。而AI健康管理機器人則時提供客戶買斷型的收費機制。 立足台灣放眼到國際市場 發展多元化的遠距健康服務 對日康科技而言,如何順利把產品開發出來、市場行銷及商機拓展一直是公司創業至今的挑戰。其中以公司在開發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技術最為挑戰,潘宗賢有感而發表示,因業界沒有前例,唯一的辦法就是回學校念書研究,所幸2年前考上博士班,研讀無數的國外期刊再整合到產品的設計開發,經歷2年心血投入才有此成果。日康科技不僅對AI強化遠距照護服務發展充滿熱誠,更相信在後疫情時代能透過AI非接觸式生理健康量測與數據參考能提供民眾和照護機構更經濟、便利快速又貼心的健康量測選擇。 在商業佈局上,潘宗賢期待在近期推廣的AI人臉辨識技術偵測生理數據產品能持續提升市佔率並開拓通路合作商機。為此,日康科技開發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允許任何應用程式所有者崁入在他們的解決方案中,並可利用SDK在Android或iOS系統設備上直接進行生理數據偵測,同時也是適用於手機、平板、智能電視或智能健康鏡等。未來日康科技將以大型健康產業為首要合作目標對象,並期待透過法人資策會協助能引薦下建立更多潛在合作夥伴。 近兩年,日康科技已積極邁向AI健康照護領域並在AI臉部辨識技術上保持 業界領先地位。面對競爭激烈的AI健康照護產業,潘宗賢表示,日康科技必須超前規劃布局,短期優先將AI人臉辨識技術偵測生理數據產品供公益宗教團體免費使用,以打開產品知名度。而中期將以大型健康產業企業如健檢中心為合作伙伴,藉由合作中大數據資料蒐集並規畫朝向客製化的健康產品服務。對於長遠發展,日康科技預計今年年底將在美國德州設立分公司並建立當地經銷通路,積極展開針對越南、中東、南美洲等新興潛力市場的商務拓展。 知人知面不知心,日康科技打破傳統利用AI人臉辨識技術30秒即可偵測到多項生理數據,洞悉個人即時健康狀況,真正達到知人知面也知心。潘宗賢表示經多年努力開發完成的AI人臉辨識偵測生理數據技術,日康科技期許立足於台灣放眼到國際市場,創造更多元化的遠距健康服務發展。 日康科技創辦人暨總經理潘宗賢